直播間熱火朝天、機檢傳送帶繁忙運轉……11月13日,走進廈門海關海滄跨境電商監管中心,一個個跨境電商包裹被快速打包裝運,在廈門海關的監管下完成通關手續后,將搭乘貨輪出口海外。
據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數據顯示,今年1-10月,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交易規模達1456.6億元,同比增長35.3%,出口值位居全國前四。其中,福建省對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跨境電商出口796.9億元,同比增長71.1%,占同期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總值的54.7%。民營企業是跨商貨物出口的主力軍,1-10月出口1410.1億元,占同期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總值的96.8%。
數據顯示,東盟、美國、歐盟為福建省跨境電商前三大出口市場,1-10月分別出口705.億、172.8億、121.3億元,合計占同期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總值的68.6%。從商品類別來看,機電、勞動密集型產品為出口主力軍。1-10月,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機電產品417.8億元,同比增長18.7%;其中,燈具、家用電器、電工器材分別出口40.5億元、34.6億元、20.9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.7%、45.6%、5.0%。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447.5億元,同比增長30.3%;主要為紡織服裝、塑料制品、箱包,分別出口182.5億元、117.8億元、58.4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60.8%、46.8%、33.2%。
為大力扶持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發展,廈門海關積極優化跨境電商產業布局,持續優化通關流程,發揮“場站+碼頭+航線”一站式監管作業優勢,確保跨境電商出口包裹即到即辦、優先查驗,實現通關“零延誤”。同時,推動“海轉空”、出口集拼等新型物流監管模式,幫助企業降本增效。(鄭伯堅/文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