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島自貿片區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為切入點,創新推出一系列貿易便利化措施,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,跑出具有青島特色的外貿新速度。一是以制度創新助力國際貿易提質增效。創新“先退后核”+“出口退稅貸”稅務服務,青島片區企業首次申報出口退稅平均辦結時間由20個工作日以上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;創新進口原油“先放后檢”模式,進口原油經現場查檢和取樣后即可卸船、提離口岸監管場所,減少油船在港時間2-3天,降低收貨企業成本,緩解原油壓港難題;創新進口棉花“集成查檢、分次出區”模式,通關時間可縮短75%以上;創新“進口大宗商品智慧鑒定監管”模式,每年可節約鑒定時間670小時;創新“食農智慧查驗”模式,將保鮮水果等進口食品農產品納入新研發的“云港通”系統,對貨物到港卸船、港內運輸、海關查驗、貨物放行等各環節實現全程線上操作和可視化服務。自貿試驗區企業可以通過手機APP和電腦終端隨時在線查詢貨物位置和放行狀態,還可以開展網上繳費、自助提箱等業務,更加省時省力。二是不斷加快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。探索發展跨境易貨貿易新模式,發起成立跨境易貨貿易聯盟,首批11個國家和地區的92家企業會員參與新型貿易模式實踐。跨境易貨貿易企業注冊落戶,獲批建設“東北亞國際船舶交易中心”,山東港口船舶交易網啟動運營。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,實現“9610”、“1210”、“9710”、“9810”監管模式全覆蓋。加快建設以跨境電商為特色的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(B型),布局國際快件監管中心、冷鏈物流中心等功能模塊,為企業提供網購保稅進口和特殊區域出口進口保稅倉儲、進出口清關、國際物流運輸等服務;中心內配套遠程視頻監控、智能化電子閘口等新技術、新設備,實現“一次申報、一次查驗、一次放行”,進口貨物通關壓縮到1小時內。三是加強金融支持外貿發展力度。設立“自貿貸”資金池,堅持“專戶管理、專款專用、封閉運作、風險共擔”的總體原則,在風險總體可控的前提下,為出口貿易企業銀行貸款提供風險緩釋。推出匯率避險扶持辦法,增強企業匯率風險中性意識,提高其匯率避險和應對疫情沖擊能力。辦法印發14天,共有4家銀行為15戶區內企業辦理套期保值履約。開展“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應用場景試點”,依托區塊鏈等技術手段,實現了防范業務風險、節約運營成本、提升業務辦理效率等多重目標,被列入中央網信辦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。推廣到青島市后,已辦理業務2000余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