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電商“跨關區退貨”落地于川
3月17日,成都航空口岸迎來一批特殊的“海歸”包裹——一批從歐洲市場退貨的跨境電商商品。這批貨物從廣州、上海等口岸出口,消費者因功能不適用等因素申請退貨后,選擇從成都航空口岸進境,標志著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監管模式試點在四川正式落地。
2024年12月,海關總署推出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的若干措施,圍繞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,在成都等20個直屬海關試點跨境電商零售出口(9610模式)跨關區退貨政策,允許企業靈活選擇退貨口岸。
為助力四川首批“跨關區退貨”試點順利落地,成都海關組建跨境電商出口監管專項工作組,通過業務專題解讀會、關企懇談會等形式,累計為13家電商企業解答“非原包裝退貨”“分批次退運”等6類具體問題。疊加應用“提前申報”“優先查驗”等便利措施,依托成都航空口岸“7×24小時”通關保障機制,縮短跨境電商通關時間,降低企業綜合成本。
“跨關區退貨讓平臺企業‘賣全球’無后顧之憂,也倒逼企業整合境內外倉儲資源,提供逆向物流解決方案。例如,境外市場的退貨商品可經成都等口岸快速進境,再通過國內分撥中心二次出口,物流成本顯著降低,退換貨效率也進一步提升。”首批試點企業四川匯通天下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。
跨境電商“跨關區退貨”新政落地,提升了成都航空口岸在全球跨境電商物流網絡中的樞紐地位,為成都航空樞紐進一步織密全球航線網絡豐富貨源。同時,在“貨通全球”到“退貨無憂”轉變中,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實打實的競爭力,也將為跨境電商、航空物流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