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鋼鐵駝隊”在友誼之路上加速奔跑(圖)
圖為:遼中海關創新監管模式 促進中歐班列提質增效 張凡/攝
2023年是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十周年。十年斗轉,滄桑巨變。作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標志性成果,中歐班列穩步開行,為穩定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,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發揮著重要作用。沈陽海關綜合運用“制度+科技”措施,助力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,今年前9個月,中歐班列(沈陽)開行數量突破500列,實現“三通道六口岸”全覆蓋。
智慧監管,支持班列集結中心建設
在今年投入使用的中歐班列(沈陽)集結中心,集裝箱早已堆得滿滿當當,鐵路旁,一列班列正在??康群?,三臺巨大高聳的龍門吊快速移動,繁忙作業。
“原來的中歐班列監管場地位于沈陽主城區,受地理位置、場站設施等條件限制,‘車等貨’‘貨等車’的問題交替出現?!鄙蜿柡jP所屬遼中海關副關長王煥說。
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沈陽海關與商務、鐵路等部門密切配合,短短3個月的時間,具備每年保障1000列以上中歐班列作業能力的智能化監管場所便通過驗收。
鐵道規劃至海關監管區域內,即查即發,避免集裝箱先查驗后拖運,壓縮通關時間;
H986等大型監管設備共享、數據共享,一次掃描,海關、鐵路同步獲取檢測結果,避免重復檢測作業;
軌道吊裝信息采集系統,自動采集箱號、箱體總重量、平車FTR鎖狀態信息,智能檢測驗證通關;
運營管理系統與海關監管系統對接,一單通報,數據共享,單證流轉無紙化、場站管理系統智能化;
無人值守智能卡口,實現集裝箱自動派位、自動派工、三維可視化智能化管理,作業效率再提升。
看著現代化的場站,中歐班列(沈陽)集結中心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立文表示:“發運量大幅提升,重箱率100%,我們有信心讓班列開行早日突破1000列?!?/span>
制度創新,賦能集貨節點提質增效
沈陽承啟南北、連貫東西,是中歐班列的重要集貨節點。隨著班列業務的持續增長,集貨節點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,高峰期出口貨物等待進場、辦理手續時間長,超負荷作業問題比較突出。特別是一些貨物發貨要求很急,但短時間內又難以完成組貨,成為了貨主的頭疼問題。
企業有需求,海關有回應。為破解集貨節點作業壓力瓶頸,沈陽海關創新實施“多點查檢、集中發運”出口監管模式,將一點“串聯”調整為多點“并聯”作業,統籌利用遼沈地區各場站資源,為企業同步辦理通關手續、開展查驗作業。與此同時,沈陽海關還積極推廣“沿途編組”監管模式,支持班列“集零為整”“上門取貨”,有效發揮國內運力,既避免了不同地區企業貨物在發貨地點和集貨節點之間往返運輸,又緩解了集貨節點的集中作業壓力。
“現在,我們在‘家門口’就可以直接辦理業務、裝車發運,真是方便多了?!焙j懲ǎū本╄F路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武嘉琦說。
現如今,中歐班列(沈陽)貨源已遍布東三省、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區,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“搭乘”中歐班列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進行貿易往來。截至今年9月,中歐班列(沈陽)的發運貨物種類已突破300種,創下了歷史新高。
釋放紅利,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
如何將中歐班列的國際通道作用與自貿試驗區、綜合保稅區的開放平臺作用有效整合,持續釋放外貿發展活力,是沈陽海關一直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。
走進沈陽綜合保稅區的國際藝術品展示中心,一幅幅油畫整齊排布,一張張版畫正在裝裱,這些藝術品都是“搭乘”中歐班列從歐洲“遠道而來”?!啊嗔?保稅’讓我們享受到了雙重便利,藝術品從班列車廂到保稅區內一次性快速通關,使得運輸成本更低、通關時效更強。”遼寧得藝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曲良臣說。
沈陽海關通過模式優化、政策組合、適度創新、功能疊加等方式簡化作業流程,推動綜合保稅區與中歐班列場站之間流轉貨物實現了“一次運抵、一次申報、一次裝卸、一次驗放”,沈陽綜合保稅區的物流集散、保稅倉儲、國際中轉、商品展示等功能優勢得到充分發揮。
“班列+保稅”“班列+跨境電商”“班列+郵快件”等新業態正在蓬勃發展,汽車整車、光伏能源、冷鏈貨物等專列已經陸續開行,便捷的運輸方式遇上了高效的開放平臺,優惠政策累積迭代,實實在在的紅利得到了充分釋放。
“沈陽海關將繼續發揮職能作用,以智慧海關建設為抓手,深化監管模式改革,鞏固拓展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成果,保障‘鋼鐵駝隊’行穩致遠。”沈陽海關綜合處處長馬曉龍說。(張志鵬/文)
